陕西刑事律师
法律咨询热线:13772172229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集 > 犯罪类型

认定交通肇事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规定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1日 Tags: 认定交通肇事罪应当注意的问题,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规定  来源: 陕西刑事律师     http://www.sxxslvshi.com/

  王继平律师,陕西刑事律师,现执业于陕西若定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秉承诚信、谨慎、勤勉、高效的执业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name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来,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法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在办案中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维权护法,受到当事人和法院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认定交通肇事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并未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或者虽然发生了交通事故,但并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不构成犯罪。

2、 划清交通肇事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问题。 两者侵犯的客体都是交通运输的秩序和安全,但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使人员伤亡或 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实施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 公共安全的行为。第二、主观方面的内容不同。前者有过失构成;而后者是由故意构成。

3、 关于判定交通肇事罪是否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的问题。在2000 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强调,分清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基础。根据国务院于1991 年9月22日发布的第十八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从有关部门提供的的情况看,负事 故次要责任的情形,由于其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较小,损失后果不大,一般作行政处罚,不需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承担其他几种责任的情 形,则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在论证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定责标准,在认定事故责任方面存在着随意性较大、定责失衡等问题,建议在认定 交通肇事罪问题上,可否不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诚然,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事故的认定和责任的分析上,比较特殊也很复杂。但 是,如果不以此为前提,则无法判定交通肇事行为人与肇事后果间的因果关系,更无法确定其应当承担的是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有关事故责任认定方面的统一执 法标准虽然仍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应坚持以交管部门认定的事故责任来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此外,;两高;于1987 年8月21日发布的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上述解释延续了相关规定。

4、 关于交通肇事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问题。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公私财产;是否包括肇事者个人财产问题,在有些情况 下,就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的案件,肇事者造成的公共财产和他人财产损失数额不大,但自身遭受的财产损失惨重。有的人 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认定公共财产和他人的财产损失,数额不大的,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将其自身财产一并计入损失数额,就可能符合定罪条件。因 此,本着从严惩处这类犯罪的需要,应当将肇事人的个人财产损失一并计入损失数额。但是,交通肇事罪的危害在于对公共财产、他人人身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其 自身的财产损失应当视为肇事人为自己的违章行为承担的经济责任,而不应将其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因此,上述解释第二条中关于;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 产直接损失;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是符合立法本意的。

5、 关于肇事后逃逸的问题。;交 通肇事后逃逸;是1997年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规定的的加重处罚的情节。实践中,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往往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 助、损失无法得到赔偿、案件查处难度增大等等,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 至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一解释首先,将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界定为;逃避法律追 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想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逃跑的目的是怕受害方或者其他围观群众对其进行殴打等等。同样是逃跑,但这些人往往在 逃离现场后,能够通过报告单位领导或者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因此,对逃跑行为作上述区分是必要的,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不枉不纵。其次,所规定的 ;逃跑;,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在论证过程中,有的人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实践中大多也是这种情况。但是,据交 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有的肇事人并未在肇事后立即逃离现场,而且在将伤者送至交管部门处理时逃跑,类似的情形也有很多。如果仅将逃逸界 定逃离现场,那么性质同样恶劣的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就得不到严惩,可能会影响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因此,只要是在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 为,都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6、 关于逃逸致人死亡的的认定问题。实践中,交通肇事逃逸后,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的情形有多种,上述解释强调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予以定性: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一规定强调的是;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主要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是没有救助被害人或者未采取得力的救助措施,导致发生被害人死亡的情形。

该解释第六 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掩盖罪行、毁灭证据,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 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如将被害人隐藏在杂草丛中,使被害人处于无法获得救助的境遇,主观上是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对这种情 形,根据被害人伤亡的结果对行为人的定罪处罚是适宜的。

7、关于单位主管人员等指使违章造成交通事故的定性问题。 实践中,一些单位的主管人员、私营企业主、机动车辆所有人、机动车辆承包人等,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多拉快跑;思想的影响下,往往指使或者强令属 下、雇工疲劳驾驶、严重超载、开快车、强行超车等,都是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在这类案件中,如果仅仅处罚肇事行为人,显然不能有效发挥刑法的 惩戒作用。为减少因上述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解释第七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规定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发生重大事故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严重超载驾驶的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首页| 律师介绍| 专长领域| 法律文集| 相册影集| 案件委托| 人才招聘|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陕西刑事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772172229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